D17:.8.31|民和——兰州
7月的最后一天,我们完成第一阶段骑行大理——丙察察线的计划,到达西藏的察隅县。8月的第一天开始骑行第二阶段察隅到拉萨的计划,如今在8月的最后一天,也将完成我们反骑青藏线环青海湖到兰州的计划。
由于民和的农家旅馆条件一般,早上6点多钟我就醒了,收拾一下7点先行出发,药神继续在赖一会儿床,我在前面等他。这个点的民和县城街上,饭馆商店什么的都没有开门营业,沿民小一级路出民和县城后在路边发现一家农家开的小超市倒是开门了,花5块钱买了袋烤馍片边骑边吃当作早饭。
行到民和工业园区,看到了桃花源景区的牌子,然而除了冷清的厂房外,桃树的规模也并不大,道路、停车场、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匮乏,只有零星的几家商店,说实话这种季节性的景区很难发展壮大起来,最好的规划应该是搞成农家乐型,既不影响果农,又能带来季节性的额外收益,搞成景区恐怕又是虎头蛇尾的下场。
马场垣乡的下川口村是青海的东大门,这儿的地貌已经和甘肃一样了,虽然还是青山,不过底下全是黄土了。在青海省境内隔着大桥望甘肃,明显感觉到地势的西高东低。
骑行20公里后过了下川口特大桥后进入甘肃省,重新回到国道。过桥后回首青海,可见下川口古垣高台上醒目的五个大字“青海第一村”和右边白色的宝塔。湟水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经下川口村时折而向南的这3公里,大小各样的桥有十几座,站在桥头看着北边的几座桥是汽车奔驰,南边的铁路桥上高铁飞驰,下川口虽然只是一个村子,但是能明显感觉到地理位置的重要,无怪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和进入青藏地区的咽喉要道。
湟水进入甘肃后继续向西南方向流,最终于兰州西固区达川镇汇入黄河。骑行进入甘肃境内就是东西长南北短的红古区,国道大体上沿着湟水的走向而修,路边种植的瓜果蔬菜和国道边的水果摊多了起来,不要以为甘肃就是戈壁滩,这里的瓜果可是相当好吃和有名。
又骑了20公里到国道K处休息等药神,发现车胎没气了。从大理出发一直到现在接近行程尾声,第一次扎胎。路边拆胎时,药神骑车赶了上来,发现我在补胎,终于心里平衡了点,一路上都是他在三番五次扎胎,这次终于轮到了我。查了一下,没发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内胎漏气,已经到了行程的尾声,查不到原因也懒得去想了,直接换上新内胎收工。
经过热闹的花庄镇时肚子还没有饿,继续前行,中午12点多到达平安镇岗子村,看到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对面的路边有家面馆,不少铝业公司的工人也在此吃饭,于是我们也决定午饭在此解决,不用再靠吃零食来对付了。
到达河口镇之前的小上坡两边全是黄土坡,中午大太阳之下骑在这种环境里顿感口干舌燥起来。
下午1点半到达河口镇,庄浪河在此汇入黄河,所以起名河口镇,国道穿镇而过,我们看到有新修的仿古镇区——河口古镇,顺便骑进去游览一番。
这是个新旧混杂的仿古镇区,有的地方还在施工,游人很少,当地居民也不多,非常安静祥和。因为地处两河交汇处,站在黄河边视野开阔,远方现代化风格的大桥飞架黄河之上,近处古色古香的建筑纵横交错,历史与现实在此交错,现在与将来在此延伸,一个让人惊喜的古镇,安静低调却不乏内涵,居民大多姓张,据传是明代皇族的后代避战乱改姓隐居于此。竟然在里面看到了甘肃第一海关,看了介绍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甘肃境内的第一个海关。其他的很多地方的命名也非常具有甘肃特点,比如“台台子”、“磨滩子”。
民和至甘肃兰州这一段,除了地理上感觉明显的从青藏高原往黄土高原过渡而外,路边时常见到的各种各样的寺庙楼阁也让人印象深刻,虽然规模都不大,有的只是一间房子带个小院子,有的连个院子都没有,里面供奉的既有汉文化里传统玉帝城隍、魁星龙王等的各路神仙,也有佛教的常见如来、观音、文殊菩萨等,还有当地自创的“虫王”等仙,当然历史上被神化了的大牛们如华佗、关二爷等也少不了,除了清真寺建筑明显不同外,其他的都是浓厚的传统汉式建筑,我唯一在路上没看到的,恐怕就是基督教的建筑了,充分反映了这一带人民的信仰观,只要对我有用,我就来供奉来朝拜。
下午4点多就到了兰州西固区,和三年前我初来兰州时的感受一样,到处在修路,到处尘土飞扬,到处槐树成荫。兰州的行道树对槐树情有独钟,应该是受历史与传统影响吧。
我们要去的西驿国际青旅位于城关区的天水北路上,从西固区到达西驿青旅骑行了26公里,也充分反映了兰州这座城市的特点之一:东西狭长,南北较短。
又一次来到《黄河母亲》雕塑前,雕塑前依旧是游人如织,药神忙着去拍照,我在路边看车。南滨河路的成荫槐树深得我心,喜欢骑车穿行在夏日的绿树浓荫里,看斑驳的光斑洒在身上不停变幻。
骑到青旅安顿好后,药神和未曾谋过面的兰州网友约好在青旅见面,由此我也有幸结识了新朋友,一位看起来害羞,其实骨子里透着大西北豪爽劲的女子——小达姑娘。晚上三人当然首先要到黄河边转悠一圈看看中山桥夜景,装装文艺情怀,然后暴露真相直奔正宁路小吃夜市。
杏皮茶、鸡蛋醪糟、花式炸洋芋、烤羊蹄……小达姑娘极尽地主之谊,一路上不住问这个吃不吃,那个吃不吃,只要说吃立马招待。回民天生就是做美食和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在兰州算是见识到了,更见识到了兰州姑娘的大气豪爽。
其实对我这种算不上吃货的人来说,小吃街之类的地方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