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察隅县 > 察隅县古人 > 印媒又在中印边境东部挑事中方回应

印媒又在中印边境东部挑事中方回应

发布时间:2023/5/14 15:15:58

眼瞅着就要到春节了,过了年中印边境地区即将于3月迎来春季,一些印度媒体揣测称,“中方军队可能将在对峙地区增加军事活动”。《印度斯坦时报》19日援引印军匿名高级军官的话称,“达普桑盆地以北地区面临的军事压力或将提高”。

确实,随着中印边境军事谈判陷入僵局,两国军队在拉达克地区实际控制线的对峙情况仍然无法完全脱离。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截至目前,中方仍没有任何从对峙点撤军的迹象。

而实际上,印度手电筒照着别人,种种迹象才更加表明,他们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随着深冬的到来,用印度的话说也是轮换补充的需要。

可就在中方从前线撤军1万的时候,印度放出要增兵5万的消息。

印度似乎早有预谋,提出不合理要求让谈判陷入僵局,印方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以增兵寻求一种安全感。

就在中印边境局势仍然十分紧张,两国军队仍在边境的西部对峙的时候,印度媒体爆料称,中国在边境的东部建成了新的村庄。

印度新德里电台(NDTV)1月18日报道称,NDTV独家获得的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藏南地区)建设了一个新的村庄,大约有户人家。

印度政府18日作出谨慎回应,称“中国过去几年在边境地区加强了建设活动,作为回应,印度政府也加强了边境基础设施建设”。

1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就此事作出了回应。

日本记者:中国在中印边境的“阿鲁纳恰尔邦”建设了新的村落,这一报道是否属实?

华春莹:首先,我想告诉你,中方对中印边界东段地区,也就是中国藏南地区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从不承认在中国领土上非法设立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方在自己领土上开展正常的建设活动完全是主权范围内的事。

霸气的回应。

中印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是一个体力战力综合国力比拼。

但,除了美国以印太战略推动、企图让印度作为其亚洲战争代理人以外,日本联合印度制衡中国的目的非常明确。

此次日本共同社记者提出这个问题,具有明显的挑拨离间意图。

这里,首先要弄清楚印度所谓“阿鲁纳恰尔邦”的历史,因为本来就是中国的土地。

“阿鲁纳恰尔”一般是指“藏南地区”。

藏南地区是指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市、林芝市,包括了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朗县、米林两县少许国土。

该地区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有西藏的“江南”之称,是中国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鲁纳恰尔邦”属于中国,历史可查。

年,印度刚独立派军进入门隅地区,年武力将西藏当局的行政人员驱离。年,印度建立伪“东北边境特区”,将中国拒绝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由原来的“未经标定边界”第一次改标为“已定界”。年,印军完全控制了麦线以南属于中国西藏的门隅-珞渝-下察隅地区。年,印度在边界进行了炮火攻击,中国部队收复了传统习惯线以北的领土,但大获全胜后,中方主动撤退至原控制线以北20公里。

年,印军又重新占领该地区,从而形成了在“麦克马洪线”附近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年,印度将该“东北边境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年2月,印度宣称建立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中方不承认非法的“麦线”和“阿邦”,双方进行了小规模的战争。年,中印两国开始建立特别代表会谈机制,确立了解决边界问题的三步走战略:先确立解决边界问题的指导原则,再确立落实指导原则的框架协定,最后在地面上划界立桩。

然而,整个中印边界全长公里,分东、中、西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领土。

在中印边界存在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中,藏南占9万多平方公里,全部被印度占领。

伪“阿鲁纳恰尔邦”不仅设有地方议会、警察、法庭等机构,还开设了近百所中小学校,教育内容也以印度传统教育为主。

此外,印度还借助“旅游业”为侵占我藏南地区打“国际广告”。

由此看来,不难发现,印媒就是在炒作,就是想挑起中印事端。

有专家表示,中方在传统掌控的领土内修建设施,于情于理都不容置疑,根本不存在中国“越界建村庄”一说。

那么为什么突然会有印度媒体对此进行炒作?

多家印度媒体提到,此事发生的背景是,中印在西部边境地区的对峙仍在继续,双方都无撤军迹象。

英国BBC则援引分析师所指,美国总统拜登是否继续对华保持强硬政策,将会影响中国应对印度的战略。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是一些印度媒体在恐华、疑华、反华。

钱峰说,中方在传统掌控的领土内修建设施,于情于理都不容置疑,根本不存在中国“越界建村庄”一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yuzx.com/cyxgr/1267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