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察隅县 > 察隅县古人 > 花地大美中国梅方权梅里北坡赞碧土

花地大美中国梅方权梅里北坡赞碧土

发布时间:2024/11/28 17:58:33
文/图梅方权我们一行人从察瓦龙出发,前往左贡县碧土乡。披着晨曦的微光,从怒江河谷出发,要在中午前赶到玉曲河谷。看地图,要经过几座大山,跨两次江河。察瓦龙镇海拔米,怒江边的仙人掌,丈把高的居多。当地群众说这些树有几百年了,一些乔木树顶上还有红果子,据说很好吃。正感叹着这些植物的神奇,车一下就要转弯爬山了。盘山走着,远处有村子,看着不大,依山而建,有百来户人家,屋舍俨然,人丁兴旺。半山腰以后,气温骤然变化,路过村子时,发现村头、村中、村尾的植被都大不同,分别为亚热带、温带、寒带,让人惊奇。二十分钟后,车来到山垭口,天色渐渐明亮起来。海拔有米了。我们正感叹出门早就是好,可以一骑绝尘,谁知道更有早行人,下坡时三辆河北车牌的大车挡在前面,正在小心翼翼边倒车边腾挪转弯,估摸着他们天没亮就出发了。攀谈之间,发现这三辆车是往某水电站运送建材的。见他们一时半会转不完弯,我们索性下车去拍远处的雪山。当地老百姓很有诗意,说梅里雪山有好几个“姊妹”。但我们不管眼前这山是大姐还是幺妹,反正风景皆好,便只管一个劲地拍照。远处的梅里诸峰以及察隅的雪山,朝霞下熠熠发光,欲与蓝天试比高,在天幕下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四面冰城。海拔六七千米的银峰剑锋之下,是不同的大江大溪的分水岭,在海拔四五千米处,三江并流就在重峦叠嶂的缝隙中孕育着。我们到的地方,是怒江和玉曲河的分水岭。或临江壁立千仞,或山脊一线如发隙,或在转角处劈出石门方成路,反正几公里范围内,处处皆是“天险”。同行的小曾告诉我,过峭壁时,他早已经是两腿战栗、衣背汗透。道路稍宽处,两边的松林和青冈树装点着边关,那也是当地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和生态依托。夏天的青冈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能为人们带来味蕾上的享受;冬季时高大挺拔的雪松又如同哨兵,守卫着边疆这一片神圣的领土。百转千回后,我们到了玉曲河畔。举目四望,巍峨的梅里雪山冰清如玉,冬小麦正处于越冬期,依旧碧绿,似是一层层“碧土”;袅袅炊烟,蜿蜒的怒江,还有河如其名的玉曲河,在此交织成一幅美丽画卷。果然是“天赐梅里”,北坡更比南坡美,碧土碧水悠悠,奇山异水,独步天下。待到近处,清晰可见玉曲河犹如一条绿色的丝带,蜿蜒曲折地穿行在层峦叠嶂中。坐落在江畔的村落,虽然是精准扶贫从绝壁深处整体搬迁而来,但依旧保持着特有的地方风情,恬静舒适。土生万物,水泽众生。千百年来,玉曲河的水哺育着这一方净土,孕育了茶马古道文明;如今,玉曲河依旧默默奉献着,为水电事业倾吐着心声、翻腾着巨浪,宛如婴儿的欢笑。继续沿河而上,终于到了碧土乡所在地,这个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重要驿站,神秘又朴实。原本颠簸的土石路面已成平坦的柏油路面。梅里北坡下,因为清洁能源的发展,曾经的干热河谷两岸变得郁郁葱葱。行进中,一位老人在路边向我们微笑着摆手,眼中充满期待,大概是在感叹今天的幸福,祈祷明天的富强吧。征稿:《大美中国》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以纪实性的图片为主,紧扣“大美中国”主题,内容不限,可人可景可物。投稿请发至邮箱:ywdmz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yuzx.com/cyxgr/1372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