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2
日
冬
至
冬至,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进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
“至”是极致的意思,
冬至是指冬季在这一天达到极致,
代表寒冷的结束,温暖的逐渐来临。
因此,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宋朝哲学家邵雍曾经用诗表达冬至日的特点:“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今天,在这个“最寒冷”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来重温冬季的诗意河山吧。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唐
白
居
易
晚来天“正”雪,能饮一杯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唐
刘
长
卿
风雪“牧”归人摄影/孙耀贤
《菩萨蛮》
白日惊飚冬已半,
解鞍正值昏鸦乱。
冰合大河流,
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
鼓角高城上。
明日近长安,
客心愁未阑。
清
纳兰性德
冬日的黄河,失去了往日气象万千的雄浑气魄,变得平静而驯良。摄影/尤中原
《湖心亭看雪》
(节选)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明
张岱
无锡寄畅园雪景
《别董大》
(其二)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唐
高适
雪洒丹霞摄影/刘宗新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
梅花清气满人间
排版:鸡蛋责任编辑:鸡蛋
往期回顾
栖居
古镇阆中夹江察隅
城市
北京上海河北重庆
江苏四川陕西昆明
中国国家地理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