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录中国革命的伟大征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历史教材,要充分认识保护好革命文物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和急迫性。
但在推动零散革命文物资源的“抢救性保护”过程中仍存在不少“中梗阻”,一是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群众政治觉悟不高,不愿捐出文物,部分单位不积极不配合;二是工作人员知晓文史资料少,导致挖掘革命文物不深入不彻底,摸不清“家底”;三是革命文物涉及范围广,且专门负责人员少,易导致挖掘保护文物资源时间线拖得太长。
加大对零散革命文物资源的“抢救性保护”,基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精准发力:一是加大专项资金和人员力量投入,将革命文物资源保护资金纳入年度预算,成立工作专班,负责文物资源挖掘和保护工作;二是聘请专家或专业机构共同挖掘保护革命文物资源,确保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及时、全面。三是拧紧责任链条,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年终考核事项,加强对革命文物资源保护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凝聚起零散革命文物资源的“抢救性保护”最大合力。
稿件来源:察隅县委组织部
编辑:卓嘎拉姆
审核:米玛
察隅组工发布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