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察隅县 > 察隅县习俗 > 在世界屋脊,遇见藏茶中国茶产区巡礼

在世界屋脊,遇见藏茶中国茶产区巡礼

发布时间:2023/3/28 12:50:49
白癜风用什么药冶疗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412/6162073.html

编者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有着全球最多的饮茶人口,全国有19个省份产茶,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发展出独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7月8日,中国首届斗茶大赛暨中国十大茶王评比活动拉开帷幕,全国各主要茶叶产区积极响应,纷纷拿出看家产品,决战茶王。现南方农村报推出“中国茶产区巡礼”系列报道,用文字伴你云游各大茶叶产区,讲述茶故事,传播茶文化,提振茶产业,共享茶科技。且听,一片树叶的故事。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雪域高原上已处处溢满茶香。藏族人家天亮起床的头一件事就是打一壶“恰苏玛”(酥油茶),将紧压茶掰成小块加水熬煮,再倒入茶桶内与食盐、酥油或其他佐料混合,反复搅拌后倒进锅里加热,奶香扑鼻、茶香浓郁的酥油茶随即诞生。一壶酥油茶,一碗糌粑,一家人围坐,在浓浓茶香当中,藏民开始了平凡的一天生活。

“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明人王庭相作《严茶议》,道尽藏民“倚茶为命”的生活习惯。千百年来,各民族以茶为媒,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藏族民众在此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演化形成如今特色鲜明的茶礼、茶艺以及饮茶习俗。茶叶将西藏和祖国腹地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纽带和情感联系的桥梁。

茶叶的迢迢入藏路

藏族人民身处高寒地带,常食牛羊肉等高蛋白、高热量食品,茶叶所具有的助消化、解油腻的功能使之成为藏民日常饮食必需品。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并非产茶之地,茶叶最早传入西藏时只有统治者和大贵族才能饮用。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联系汉地与藏地之间的茶马古道应运而生。

我国古代中央政府极为重视茶马贸易。据史书记载,公元年,唐朝开茶马互市先河。一地产茶、一地需茶,内地的茶叶开始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运入西藏。宋朝时期形成了“茶引法”等比较完备的茶马交易制度。北宋设立茶马司,制定了藏区用茶的生产、销售、贩运、税收、价格、质量、监察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元朝曾一度设立“西番茶提举司”,由官府统购茶叶。明朝汉藏茶马贸易极盛,《茶马法》将茶叶定为国家战略物资,严禁任何人走私茶叶。历朝历代中央官员巡视西藏时,茶叶也必被列为首要贵重礼品之列,赠与西藏官员和藏传佛教寺庙,以示恩惠,以加强西藏地方上层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随着“茶马互市”的兴盛和发展,茶与西藏群众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藏茶的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茶汤中调掺勾兑乳制品、蜜糖、香料或其它中草药,制成如酥油茶、甜茶、清茶等特色茶饮,正是藏族人民饮茶爱好与“肉食乳饮”饮食习惯的地道结合。

雪域高原茶飘香

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曾尝试在西藏种茶,但未能成功,这一美好设想,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后终得实现。年,原十八军留藏复员干部留驻易贡建设军垦农场,在年从四川省蒙顶茶场引进了四川中小叶茶树,并试种成功,由此开启了西藏种植茶叶的历史。

年,原西藏工委作出《关于在西藏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决定》,先后在海拔米至米的多地开展广泛试种。最终,林芝地区由于具备较为合适的海拔、气候等因素,成为西藏最主要的茶叶产区。这里的易贡茶场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规模茶场,茶园周边植被茂盛,终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米,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茶园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省市帮扶和西藏各族民众的奋斗下,茶产业逐渐成长为西藏新兴的绿色产业,优质茶园规模不断扩大,茶树品种、茶产品种类不断增加,茶叶品质稳中有升,独具特色的“雪域高原茶”逐渐在全国茶叶市场中打响名气。

年起,西藏将茶产业规划为西藏重点发展的十大农牧业特色产业之一,因地制宜在林芝市波密县、墨脱县、察隅县和易贡茶场、察隅农场“三县两场”布局产业区域。目前,林芝全市茶叶在田面积5.40万亩,可采茶茶园面积2.19万亩,有相关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4家,合作社44家,现代化茶叶加工生产线12条,涉及户人,西藏民众不但喝上了西藏产的茶,也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茶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和生态红利。

严亮洪继宇王伟正

叶思敏林佳

欧晓嫦

南方农村报南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yuzx.com/cyxxs/1238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