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察隅县 > 察隅县政治 > 中国濒危语言志安徽祁门军话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安徽祁门军话调查手记

发布时间:2021/3/16 21:45:40
医院订阅哦!《中国濒危语言志》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得到国家出版基金支持,荣获中国出版集团年度中版好书。这套书详尽记录有关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及各种口头语料,包括歌谣、故事等,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保存和展示。同时,收录语言中的文化词,并配以相关的图片。其中《安徽祁门军话》由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赵日新、北京工业大学讲师邓楠所著。今特刊此书的调查手记,以助读者了解作者调查和编著过程。

《中国濒危语言志》

曹志耘总主编

《安徽祁门军话》

调查笔记

赵日新第一次读到祁门军话的材料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新出版的《祁门县志》卷三十二“方言”部分(伍巍执笔)有“方言区划”的一段描述:“祁门境内的方言不尽统一,大体可分为祁门本地话、外县徽州话和北方官话三种。细分可作六个不同的小片。祁门本地话是徽州话的一支,它在全县覆盖面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祁门本地话内部尚存在一定差异,还可分作城区话、西路话、南路话三个小片;外县徽州话概指位于祁门东南隅的凫峰话和北乡的民话;北方话主要指北乡的军话。”书中对军话的主要语音特点有简单的描写。“军话”“民话”这样的概念,对初入方言领域的我而言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很想一窥其究竟。年终于得偿所愿,其后,先后六次前往赤岭调查、补充、核对。年9月26日—10月7日,我和高晓虹老师带领北京语言大学级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邓楠、田玉晶、郭书林、张洪燕、荀海燕到安徽省祁门县赤岭乡、安凌乡(现合并为安凌镇)调查当地的“军话”和“民话”,同行的还有休宁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汪顺生先生,入住赤岭大酒店。赤岭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山脚下。牯牛降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牯牛从天而降,故名。辖区内环境优美,在其境内有百姓相传的“八绝”,包括九龙景区、考坑大峡谷、鸟儿峰、七剑岩、管溪河等。管溪河更有一段相传佳话:东汉末年,孙策的麾下管辘,不愿与世俗相争,隐居于赤岭口河道旁,这条河就被取名为“管溪河”。赤岭村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曾国藩曾驻军于此,更有血战赤岭口之说。近些年来,这里开发了九龙池、牯牛降等旅游景点,一到旅游旺季,游客络绎不绝。赤岭人淳朴热情,给大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调查间隙,我们结伴走村串户,每到一家门口,主人都会热情招呼我们到家里坐坐、喝口茶。

调查团队与发音人合影祁门县安凌镇赤岭村/.10.2/汪健旺摄

汪顺生先生是我的好朋友,是个“徽州通”。我每次去徽州调查,只要汪先生时间允许,我都会邀请他与我们同行,有他在,找发音人、住宿、吃饭等这些让我烦扰的事务就都能迎刃而解。当时汪先生的夫人病故不久,又逢十一假期,正好出来散散心,顺带“踩地皮”(文物专家指下乡寻访古董)。

当时邀请的军话发音人是曾宪金(上曾村)、曾宪海(下曾村)两位先生。曾宪金是军家有名的文化人,爱读书,字也写得漂亮;曾宪海对军家情况如数家珍,第一次调查时生龙活虎,是主要发音人。

年8月,我再赴赤岭对年的调查材料进行了补充、核对。此时的曾宪海因为胃出血,身体已大不如上年,脸色苍白,我和汪顺生都有些担心,不过他自己坚持表示身体没大碍。在征得他儿子同意后,曾先生还是配合我们完成了调查核对任务。在整理已有调查材料的基础上,邓楠、田玉晶两位硕士研究生分别以祁门军话、民话为研究对象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

时隔十年之后的年(7月23日—8月6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将祁门军话列入濒危汉语方言点,我和项目组成员孙宇玮、赵晓阳再次来到赤岭。原先的两位发音人老师此时均已辞世,唏嘘感叹之余,我们重新物色倪村的倪根来、倪根富作为老男发音人(后来又增加了下曾村的曾繁林),陈玉妹作为老女发音人,也确定了青男和青女发音人。

纸笔记录比较顺利,摄录过程一波三折。因语保摄录参数要求比较高,经与旅馆老板协商,我们打开离公路最远的一个房间,将蓝色幕布用透明胶粘在白墙上,经多次调试,算是解决了摄录场所问题。摄录时,我们三个人分工协作,我负责监听,宇玮负责操作摄像机,晓阳负责电脑操作和给发音人打手势,配合默契。其时正值炎热夏季,为了防止噪音超标,房间必须密封,摄录时空调、风扇都不能开,半个小时下来,我们和发音人早已汗流浃背了。尽管找了旅馆最偏僻的房间,但窗外的知了声、鸟叫声、汽车摩托车驶过的“突突”声还是会时不时地打断我们的摄录,加上我们偶尔的操作失误、发音人的口误以及紧张导致的说话不流利也大大延缓了摄录进程。

年国庆节期间进行补录,这一次吸取了前次的教训,入住休宁县凤湖烟柳度假酒店。这个酒店在远离城区的一个山谷里,相对比较安静,头顶偶有飞机飞过的轰鸣声。我们请老男发音人倪根来老师从赤岭赶来,给他买了白衬衣,摄录工作总算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

年1月29日—31日,我再次来到赤岭进行补充调查和核对,发音人是倪根来、曾繁林、陈玉妹三位。31日下午开始飘飘扬扬地下雪,晚上十点开始停电,次日早晨起来,大地白茫茫一片,从赤岭到祁门的公路一片狼藉,沿途看到被大雪压倒的树砸断了电线。

年1月1日赤岭通往祁门县城的公路上祁门县安凌镇赤岭村/.1.1/赵日新摄

好在一路上有惊无险越过牯牛降,安全抵达绩溪。绩溪,阳光灿烂。祁门军话的调查,至此告一段落。在军话调查过程中,得到许多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高晓虹老师参加了第一次的调查,每次调查汪顺生先生都热情相助,帮助联系发音人和住宿等事宜。几位发音人老师始终耐心细致,不厌其烦,没有他们的辛劳付出,就没有今天的这部书稿。感谢热情淳朴的军家人。

★图书信息★

《安徽祁门军话》

赵日新邓楠著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yuzx.com/cyxzz/744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