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察隅县 > 察隅县环境 >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拟表彰名单公示深圳两个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拟表彰名单公示深圳两个

发布时间:2023/1/3 18:34:26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苑伟斌

2月10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的公示。根据评选表彰工作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充分酝酿、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综合评审、统筹考虑,确定康柏利等人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含追授61人)、北京首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个集体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

记者从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了解到,这其中,包括深圳两个先进集体——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和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两名先进个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公安局副局长(挂职),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正科级警官陈少洪和西藏自治区医院院长(挂职),医院党办主任兼普外二区副主任王甘露。

据悉,从年开始,深圳对口帮扶和合作地区累计涉及全国17省(自治区、直辖市)个县(市、区);目前帮扶支援就涉及9省(自治区、直辖市)54县(市、区)。截至目前,深圳对口帮扶的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在深圳的帮扶推动下,对口地区发生了根本性、趋势性变化。

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

助力高质量脱贫推动粤桂扶贫协作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年,广东省坚决落实中央部署,为全面帮扶广西脱贫攻坚成立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以深圳市牵头,江门、湛江、茂名、肇庆四市共同参与。

五年来,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要求、广西所需、广东所能”宗旨,坚持扶贫不图名、实干见真情,把对口帮扶广西百色、河池等8市33县作为践行“两个维护”和体现广东担当作为的重要检验,以先行示范标准推动粤桂扶贫协作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粤桂扶贫协作连续三年在国家考核中取得“好”等次成绩。

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累计向广西投入财政援助资金56.22亿元,组织实施帮扶项目个,建设公里村级道路、所学校(含幼儿园)、所村级卫生室、养老院,资助贫困学生人,直接受益贫困人口69.78万人、贫困残疾人人,加大投入助力广西高质量脱贫。

为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加大产业合作,积极引导多家企业到广西投资,实际投资亿元,受益贫困人口20.91万人。建设深巴、深百等扶贫产业园区90个,引导深圳华为、华侨城集团等个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和产业集群入驻。援建扶贫车间个,安排家门口就业2.34万人。建立供深农产品基地,推动广西优质农产品纳入深圳“圳品”体系,累计销售广西农畜产品和扶贫产品.0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65.9万人。

在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上,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加强劳务协作,举办期劳务协作培训班,培训贫困人口7.14万人,每年组织贫困劳动力赴粤稳定就业近万人。按照“培训+就业”模式免费招收“两后生”到广东接受职业教育和资助贫困学生就学1.34万人。疫情期间,动员社会各界捐赠抗疫物资万元,创新“点对点”包车模式输送7.6万名劳务工返粤务工。

同时,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发动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帮扶体系,组织26个县(市、区)、个乡镇(街道)、个社区、个企业和社会组织、所学校、医院与广西33个国定贫困县、个贫困乡镇、个贫困村、医院结对。发动腾讯、万科、平安、恒大等家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投入社会帮扶资金及物资14.56亿元。引导家企业和社会组织成立联盟助战挂牌督战村,捐赠1.66亿元;动员组织78名退休医教、农科专家赴广西开展“银龄行动”。

深农集团

创新消费扶贫模式建成首个面向全国的消费扶贫中心

深农集团作为深圳市属国有上市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及深圳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主动请战,探索结合网络化市场渠道,建成首个面向全国的消费扶贫中心,首创市场和基地联动发展“红河模式”,帮助深圳对口地区扶贫产品走出产地,走向全国,推动深圳消费扶贫工作走在全国最前列。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对深农集团消费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授予首批“全国消费扶贫示范单位”。

深农集团创新构建“一核三驱”消费扶贫新模式。在深圳海吉星市场,划出1.5万平方米,投资万元,建成首个面向全国的消费扶贫中心,以“展示展销”“交易撮合”“产品自营”为驱动,线下线上融合发展,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消费扶贫模式,举办各类展销活动70余场次,投放自助售卖机38台,开设旗舰店4家,实现扶贫产品销售近2亿元,并通过集团网络化市场渠道,带动深圳对口地区和国定贫困县农产品交易多万吨,交易额约亿元,助力10多万名贫困人口增收,推进形成联农带农好机制、产销对接好渠道、扶贫产品好品牌,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三个好”,助力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和产业持续发展。

同时,深农集团创新构建市场和基地联动发展“红河模式”。在云南泸西县投资1亿元,因地制宜发展“小香葱”特色产业,分批建成1万多亩标准化香葱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发展香葱种植10多万亩,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小香葱生产基地,率先构建产地市场和蔬菜基地联动发展“红河模式”,实现市场和基地的无缝对接,延长产业链条,帮助贫困农户通过联农带农机制,实现人均增收超3万元,培训产业工人超过1.8万人,切实推进当地产业振兴和持续发展,获“中国扶贫·企业贡献奖”。

针对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情况,深农集团创新举措缓解难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深农集团旗下32家农批市场精准防控,未发生一例疫情事件。其中,年车流量超万台、人流量超0万人次的深圳海吉星市场,在疫情防控形势一度紧张的情况下,确保了深圳菜篮子的安全与稳定,为消费扶贫中心营运提供了坚强保障。深圳对口地区农产品因疫情一度严重滞销,深农集团积极结合保供稳价需求,分类施策,通过建立产销对接群、线上商城销售、直播带货、扫码一件代发等创新举措,大力缓解深圳对口地区产品滞销难题,促进销售水果等农产品吨以上,直播带货销售1.8万多笔,名贫困人口受益。

陈少洪用真心付真情筑牢脱贫攻坚干群鱼水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公安局副局长(挂职),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正科级警官陈少洪连续两次向组织主动请缨,参加深圳市第九、十批援疆工作。自年入疆以来,以高度政治责任感、高昂援疆激情始终拼搏喀什脱贫攻坚一线。甘于奉献,担当作为,助力喀什夺取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胜利,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陈少洪以高度政治自觉坚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自援疆以来,在深圳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陈少洪积极加强与对口支援地区间沟通联系,在脱贫攻坚痛点难点上互通情况,不断形成有效共识。他始终坚持产业支撑和就业驱动作为脱贫摘帽工作的重中之重,促成“华润万家”、“百果园”等25家优质企业落地喀什,力推17个援喀项目成功投产,吸引投资近千万元。陈少洪组织深入乡村基层开展就业培训达余次,带动本地就业共六千余人,累计接洽访喀企业代表20批多人次,促使深圳与喀什多个单位结为友好互助单位。坚持战役战贫并重,多方筹集近千万元抗疫物资全面助力复工复产,为夺取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聚力社会防控和信息化建设,陈少洪融入深圳智慧城市理念,助力喀什构建信息化大数据指挥体系,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该体系在追踪核查流动人员轨迹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陈少洪用真心付真情,先后结对帮扶8户贫困户,主动开展定向援助活动,累计募集援助物资万元以上,使结对帮扶的8户贫困户每年创收5万元以上,实现脱贫摘帽,筑牢脱贫攻坚干群鱼水情。驻村期间,他积极发现乡村基层存在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后方资源援助物资余万元,重点改善就业环境和生活设施,树立了精准扶贫和民族团结的新表率。

王甘露察隅县有了“医院”

西藏自治区医院院长(挂职),医院党办主任兼普外二区副主任王甘露自年9月以来,作为深圳派驻西藏察隅县“医院对口帮扶”的医疗专家,肩负全县医疗脱贫攻坚的重任,以一名共产党员家国情怀的政治胸襟和全心全意为边区老百姓及驻防军人的服务理念,脚踏实地,砥砺前行,脱贫攻坚成绩斐然,誉为察隅县的“好门巴”。

两年多来,王甘露巡回诊疗的足迹遍布察隅县每块土地。他搭建医院等平台,整体布局,全方位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96个村医务室的整体医疗水平,培养一大批各类医疗与卫生人才,为西藏医疗脱贫攻坚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王甘露以身作则,长期深入乡村进行健康宣教、巡回诊疗,无偿提供各类救助与医疗服务,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完成各种高难度手术和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解决老百姓“无医可求、涉远求医”等困境。

医院“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王甘露因地制宜,大胆改革创新,医院从“医院”转变为“医院”,并以优异的成绩创建“医院”,医院的标杆。

借医院(集团)的医疗优势,王甘露通过各类远程医疗方式和互联网医疗就诊模式,转变百姓就医模式与观念,实现偏远山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并享受医院的优质服务,彻底摆脱该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

从输血到造血,从物质扶贫到意识形态扶贫,王甘露带领医疗援藏专家,为当地培养一大批县、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强化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彻底改变该县医疗人力资源匮乏的短板。

审读:喻方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yuzx.com/cyxhj/1195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