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慈善会新当选的会长、常务副会长获颁荣誉证书。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被誉为全国最具爱心城市,连续五届位列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前列。
公益慈善的力量,持续浸润着这座年轻城市。在深圳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最前沿的南山,慈善事业更是根植于城区发展大环境中,成为辖区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从汶川地震到河南暴雨,从河源连平对口帮扶到西藏察隅、新疆喀什定向援助,从关爱辖区贫困学子、孤寡老人到护航交通安全、抗疫捐资送暖……南山区慈善会作为南山慈善事业的骨干力量,处处展现南山大爱。
8月5日,南山区慈善会召开第三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南山区领导饶红蕾当选南山区慈善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周庆芝当选为常务副会长。活动现场,南山区副区长韦锋为新当选的会长、常务副会长颁发荣誉证书。
南山区慈善会始终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在慈善事业领域展现南山大爱,用善行润泽祖国八方。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累计募集资金3.55亿元,成功完成百余个定向和非定向慈善项目。先后荣获“深圳慈善月活动慈善活动优秀机构奖”“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评为深圳市5A级社会组织。
统筹:张光岩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丁侃
大爱南山的慈善力量
人之初,性本善。慈心善行是对一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15年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南山区越来越重视慈善事业发展,充分认识到慈善在社会保障事业中的重要补充作用,于年12月19日成立南山区慈善会,开启南山慈善事业发展新篇章。
5年前的7月5日,南山区慈善会举行第三届会员大会暨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区委、区政府的见证下,选出新一届领导班子,南山区慈善会开启发展新阶段。“大爱南山”的口号开始在这片创新的沃土上响起。
南山区致力于打造与南山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宜、相匹配、相协调的慈善事业体系。充分发挥南山区慈善会平台作用,让“大爱南山”更具公信力,搭建一个“人人可公益、处处可慈善、时时可扬善”的平台,激发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扩大慈善资金规模,增强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调动全民参与热情,让“大爱南山”更具生命力。通过宣传引导,营造出“人人皆可做慈善”的良好氛围。
数据显示,近5年,“阳光助医”项目共资助余户籍内重大疾病患者,投入近万元;“爱心助老”项目共资助人次,投入资金万元;“特困救助”项目共资助户籍及居住南山的外来务工人员50名,投入近万元。
南山区慈善会相关人员介绍,近5年,慈善会从以物质慈善为重点向物质慈善与精神慈善并重转变,激发广大市民群众心中的善念,树立慈善信念、传播慈善文化。用举办慈善项目展演、慈善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慈善文化,通过聘请一批慈善大使、招募一批慈善志愿者、挑选一批慈善宣传员,推广慈善文化。大力宣传各类慈行善举的正面典型和先进人物,评选表彰“南山区慈善之星”,增强慈善家、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的荣誉感、自豪感、幸福感,为慈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唤起更多的单位、企业和个人自发自愿自主地投身慈善事业。
资助完成多个定向扶贫项目
南山慈善事业与南山区对口帮扶工作紧密相连,为推动南山对口帮扶的连平县完成脱贫目标,推出专项资助产业发展、改善乡村环境等项目,南山区慈善会开启“一十百千万”集中募捐和“我爱捐”行动,即学生捐1元,居民捐10元,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捐元,会员单位和个人会员捐0元,理事单位捐1万元。同时在社区、酒店、医院等公共场所安置个募捐箱,公开就项目进行专项募捐。
对口帮扶是国家大计,是南山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先富带后富的必然选择。为了让更多的区域及早脱贫,南山区慈善会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发挥慈善力量,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不断加大对口慈善帮扶力度。
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开展11年来,全区共认捐善款1.7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南山区对口帮扶的六省份八个地区。先后完成西藏察隅县道路硬底化项目、广东连平县文化公园项目、广西龙胜县人居环境提升等多个定向扶贫项目。
年8月,南山区慈善会和万兴科技、华银通宝前往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实地考察该县岗色乡小学冬季供暖项目。
年6月,连平县发生洪涝灾害,损失巨大,南山区慈善会紧急调拨万元应急救灾资金支持连平县救灾复产工作。
南山区慈善会还积极根据热点问题,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