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西藏日报」
先进名称:拉巴卓玛
推荐单位:林芝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林芝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拉巴卓玛,女,藏族,中共党员,年2月出生,年7月参加工作。该同志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整整奋斗了十年,务实耐心,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尽职尽责,切实把朗县县委老干部局建成了离退休干部职工的“娘家”,把自己培养成了“娘家”的贴心“小管家”。
一、注入真情,为老服务“心贴心”
一是主动作为,当好党和老干部的“连心桥”。坚持落实“六个及时”“五个必访”的要求,做到老干部事情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了老干部家访制度和意见建议协调制度,每年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老干部意见建议协调会,近年来,共协调解决余名老干部子女就业、工作调动等问题,把县城老干部住宿区纳入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让老干部所思所想所盼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二是用情呵护,当好老干部的“贴心人”。进一步完善老干部及老干部家属特困帮扶机制,申请设立了特困帮扶专项资金20万元。截至目前,帮扶老干部37名、老干部遗属19名,解决帮扶资金50余万元。为减轻老干部赴内地就医治疗的压力,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解决老干部赴内地住院治疗个人及陪护1人的往返交通费等。三是用心服务,当好老干部的“勤务员”。坚持把老干部事情想在前、做在前,做到让老干部少跑腿、少操心。老干部需要办理的大小事务都会随时电话联系她,下水道堵了、电视没信号、办理各类证件、调解家庭邻里纠纷等等,都有她的参与,并得到了妥善处理。
二、勇于担当,为老办事“实打实”
一是突破了朗县80%的老干部从未踏出西藏参观考察的历史。年争取了每年50万元的老干部参观考察疗养经费,先后组织老干部赴四川、北京、广西、云南、海南、拉萨、山南、墨脱、察隅、波密等地参观学习和集中疗养,实现了老干部全覆盖。二是打破了朗县只在区内开展走访慰问老干部的历史。每逢三大节日、重要纪念日,慰问区内老干部的同时,奔赴四川、广西、河南走访慰问区外安置的老干部20人,安置在广西的朱仕春老人激动地说:“退休30年了,组织没有忘记我,还千里迢迢来看望我们,关心我们的身体和生活,通报朗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征求我们的意见建议,真是太感谢和太感动了。”三是解决了老干部支部阵地建设不全的问题。累计投入余万元,为直属管理的4个老干部支部,配备了软硬件设施,强化支部功能,为老干部组织学习、开展活动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强化引导,让老红心“忠而实”
始终把党组织建设作为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红心向党、砥砺前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抓手,成立直属老干部党支部4个,代管老干部支部3个,发展新党员3人。一是投身重点工作。先后组织9名老干部参与地名普查和县志、政府年鉴的编撰,《区域文化丛书》的收集整理、重要会议的藏文翻译和教育部门的工资调整等,推荐1名老干部担任朗县初心讲学堂的特邀教师,做到退休不褪色。二是传承发扬红色精神。充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三更”专题教育等,组织老干部进机关、村(居)和学校,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做“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的传承和践行者,引导他们进一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是充分发挥优势。成立老年艺术团,参加县乡组织的各项活动90余场次;组织成立“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县城卫生治理和绿化工作,连续7年被评为县级植树造林“优秀集体”;组织有专业技能的老干部为老弱病残群众进行义务调理,受益群众达余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老干部们为疫区捐款近3.6余万元,为疫区人民送去温暖。
四、管理有方,团体建设“精而优”
十年间,该同志已成为朗县最年长的老干部工作者,持续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积极发挥带头模范和传帮带作用,始终做到上班最早、加班最多、工作最踏实,树立了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忠于职守的老干部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成为了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在抓班子、带队伍上,经常组织学习,让干部吃透文件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在她的带领下,班子团结奋进,队伍活力增强,全局干部坚持做到了“一份微笑、一杯热茶”,始终保持敬重之心,倾注关爱之情,带着感情做好老干部工作,得到老干部的认可和赞扬。县城老干部支部连续9年被评为了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年还被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年老干部局被评为全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年朗县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区“最美志愿服务队”、支部书记德列评为“最美志愿者”等。
-08-:00:00:content_.html11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事迹简介/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