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中药组成,功能补气生津,养阴益心,可用于乏力气短、口渴多汗、咽干唇燥等气阴两虚患者,单纯从功用上看,生脉饮与西洋参的作用非常相似,但西洋参的益气养阴作用较为广泛,而生脉饮主要是针对心肺两脏之气阴两虚见证的。
2.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君子”组成,这四味补药都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它们再配合在一起使用,能大大增强补益之功,其补气健脾的作用更胜人参一筹,是一切补气方剂的基础,用本方进行加减可以治疗和调理一切气虚证。
3.八珍汤:由上述的“四君子汤”加上当归、川芎、芍药、地黄组成,后四味药是著名的补血传统经典方“四物汤”,两方相合,构成八珍汤,功能益气补血,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服用本方最为合适。
4.归脾汤:由人参、白术、获神、黄芪、桂圆肉、酸枣仁、当归、远志等组成,功能补气养血,健脾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易惊、记忆力下降、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胃口不佳等症状,常用于各种贫血、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心动过速、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5.参附汤:由人参和附子组成,功能益气、温阳、救逆,主治阳虚形寒、四肢发冷、面色苍白、气短脚肿、出冷汗等病症,常用于心力衰竭、休克、手术后、妇女崩漏等患者的辅助治疗和调养。
6.人参蛤蚧散:由人参、蛤蚧、杏仁、甘草、茯苓、贝母、桑白皮、知母组成,具有补气、定喘、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引起的久咳久喘,伴有气短、乏力、浮肿等症。特别需注意的是,本方仅能在上述疾病的缓解期使用,不宜在这些疾病发作的时候服用。
除了这六个经典方以外,小编还准备了一些人参偏方
■昏眩自汗用人参十两细切,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缓煎成膏。每服一至三碗。持续服至病愈。以方名“人参膏”。
■胸中痞坚用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三两,加水八升,煎至三升。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治中汤”(理中汤)。
■脾胃气虚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一钱、灸甘草五分、姜三片、枣一枚,加水二杯,煎至一杯,饭前温服。
■开胃化痰用人参二两(焙)、半夏五钱(姜汁浸后焙干),共研为末,和面揉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姜汤送下。饭后服。一天服三次。药中加陈皮五钱亦可。
■胃寒气满用人参二钱、生附子半钱、生姜二钱,加水七合煎成二合,调入鸡蛋清一个,空心服下。
■胃虚恶心用人参一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再加竹沥一杯、姜汁三匙。温服。此方最宜老人。
■气喘盗汗气短头晕。用人参五钱、熟附子一两,分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加月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喘急欲绝用人参末煎汤,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五至六次。
■怔忡自汗用人参、当归各半两,和阉猪腰子一对(切片)同煎,空心服。药渣焙干为末,以山药末作糊和药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枣汤送下。药中亦可加乳香二钱。
■肺虚久咳用人参二两、鹿角胶(灸过)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薄荷豉汤(如葱)送下。
■喘嗽无力用人参末三钱,鸡蛋白调匀,清晨服下,服后即去枕仰卧。病不久者,一服可愈。久病者两服有效。以乌鸡蛋的蛋白调药。效果更佳。
■鼻血不止用人参、嫩柳枝,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日服三次。无柳枝可用莲子心代。
■痢久晕厥用人参、附子各一两半,每次取半两,加生姜十片、丁香十五粒、粳米一撮,在水二碗中煎至一碗半,空心温服。
■虚痢不止用人参一两、鹿角一两、鹿角(去皮,炒过)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伤寒坏症用人参一两,加水二杯,煎至一杯,以井水浸冷后服下。不久,鼻梁出汗,既药有效。此方名“夺命散”(即“复脉汤”)。
■筋骨风痛用人参四两,酒泡三天,取出晒干,与土茯苓一斤、山慈姑一两,共研为末,炼蜜和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饭前服,米汤送下。
传播人参文化,传承中医哲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