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INGEOGRAPHY
《地理科学进展》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月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中国重要检索系统收录,进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数据,-年复合影响因子分别为2.、2.、2.和3.。
◆◆◆◆
年,第40卷,第8期
◆◆◆◆
研究论文
[1]焦敬娟,张齐林,吴宇勇,江润泽,王姣娥.中国异地投资网络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40(8):-.
摘要:随着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资本跨区域流动逐渐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异地投资是资本流动的微观体现,探讨企业异地投资特征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以—年中国上市企业异地投资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中国异地投资网络,从全国和东中西3大地区角度分析异地投资网络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和3大地区异地投资网络节点中心性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5大城市群地区;异地投资网络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层级结构、空间集聚性、路径依赖等特征;投资净流入和净流出城市仍主要位于东部地区,但投资活动存在向中部和西部发展的趋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金融环境等均对全国和东中西3大地区呈现差异化的影响。
关键词:异地投资,资本流动,企业关联,中心性
[2]赵莎,胡最,郑文武.中国“胡焕庸线”东西两侧能源消耗空间格局的系统动力学模拟[J].地理科学进展,,40(8):-.
摘要:“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特征的真实写照,科学地刻画了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基本特征。定量模拟该线东西两侧能源消耗的空间格局可以为国家实现能源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论文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年),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Dynamic,SD)与灰色模型构建了胡焕庸线能源消耗空间格局预测模型(HLECSM-SD);再以省域为基本研究单元,构建50km×50km空间格网,模拟年并预测—年“胡焕庸线”东西两侧能源消耗的空间格局,设置3种情景方案分析中国能源消耗情况。结果表明:①HLECSM-SD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②全国能源消耗总量呈现“东多西少”的空间格局。③该线两侧的能源消耗量增长率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且东侧的增长率低于西侧。④在胡焕庸线东侧,煤炭消耗量具有“北部多、南部少”的空间特征,这与中国煤炭资源蕴涵量的空间格局一致;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消耗量具有“东部多、中部少”的空间特征,这是由各省区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及产业结构等因素共同决定的。⑤在情景设置中,不同影响因子对能源消耗量影响程度不同。
关键词:胡焕庸线,能源消耗,空间格局,SD模型,GM(1,1)模型,网格化,情景模拟
[3]郭丽佳,李畅,彭红松,钟士恩,章锦河,虞虎.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省域旅游生态效率评估及空间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40(8):-.
摘要:旅游生态效率评估及空间格局研究是揭示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质量与态势的重要基础。论文以“自下而上”法核算中国省域旅游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为基础,综合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节能减排约束下—年中国省域旅游生态效率及其空间分异、收敛和关联格局。结果表明:①旅游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总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形演化趋势,支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②旅游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并有较大增长潜力,纯技术效率驱动生态效率优化发展;③旅游生态效率在省域、地区尺度上均呈现空间分异格局,但趋向收敛平衡发展;④旅游生态效率呈现由强到弱的正向空间关联格局,其发展模式以低—低集聚为主,低—高集聚次之,空间集聚模式待优化。各省区应以生态效率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基准,通过要素流动、规模效应、技术进步及环境规制等手段,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关键词:旅游生态效率评估,空间分异,空间收敛,空间关联,节能减排,中国省域
[4]杜国明,刘美.基于要素视角的城乡关系演化理论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40(8):-.
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是城乡关系演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论文基于城乡地域系统理论,从要素视角深入揭示城乡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厘清城乡关系演化阶段及其特征,进而提出其调控机制。主要结论有:①城乡关系是城乡人口关系、土地关系、经济关系等关系的集中体现,产生的根源在于城乡之间的功能差异性与互补性,表征是城乡间要素的流动;②从分化到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演化过程一般分为城乡分化、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4个阶段,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城乡要素流动的类型、方向、方式、强度及自由度等具有明显差异;③在经济机制和政治机制的作用下,多种要素的流动不断推动着城乡关系的演进,城乡关系的调控亦应不断完善和优化经济机制和政治机制。
关键词:城乡关系,演化,要素流动,调控机制
[5]李莉,侯国林,冯润东,席建超.共享住宿与传统住宿的时空演变对比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40(8):-.
摘要:随着社会消费方式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住宿新业态(尤其是共享住宿)的发展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其与传统住宿的相互联系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