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察隅县 > 察隅县美景 > 很早的地理活动孕育了翡翠

很早的地理活动孕育了翡翠

发布时间:2023/4/11 12:04:47

以探险为目的最早进入矿区的,是西方人汉内上校,他于年进入矿区,将其见闻写成文章发表。

但以科考为目的最早进入矿区的,则是英国地质学家诺埃特林(Noetling),他于年进入矿区开展地质工作,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尔后,又有数位西方地质学家进入矿区考察。

年,进入矿区第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是周经伦先生,他亲历挖玉、相玉、卖玉全过程,年6月写出了中国第一本翡翠专著《玉石天命》,两年后又出版了《云南相玉学》。

年,珠宝专家欧阳秋眉女士进入矿区考察,出版了专著《翡翠全集》。

年,以摩太先生为首的珠宝专家、地质专家、珠宝老板33人组成民间考察团赴缅。考察团由缅政府派专人带队,进入矿区,对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时间、矿床类型等进行深入的考察,出版了一批专著和论文,至此,矿区的诸方面情况有了较为明晰的成果。

===================分割线======================

翡翠的成矿原因

距今1.35亿年至万年前的白恶纪,是地球板块运动的活跃期,漂浮在上地曼软流层的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板块,在不停地漂移运动。它们互相碰撞,在互相碰撞的接触带上,形成了巨大的断裂或深深的海沟,同时有高山隆起或海沟生成。在断裂的接触带两侧,常形成十分特殊的地质条件而生成十分特殊的矿床。

白恶纪晚期,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激烈,印度板块向下俯冲,亚欧板块向上仰冲,生成了一条北东—南西方向的大断裂,大断裂的西部属印度板块,被东部的亚欧板块压在下部,形成了“高压低温”的特殊地质条件。

而在之后的新生代古近纪(旧称第三纪),距今约万年至万年,印度板块从南向北,太平洋板块从东向西。再次猛烈碰撞挤压亚欧板块,致使近东西向的喜马拉雅山和近南北向的横断山隆起,形成了数千万年后我们人类看见的地形。

翡翠矿的产区,就在大断裂的西侧印度板块之上,具高压低温的成矿条件。从地形上看,翡翠原生矿出露的标高为海拔~米之间,已属两条大山系向伊落瓦底江平原过渡的地阶地带了。

简言之,两次板块碰撞,是翡翠矿形成的基础地质原因。

翡翠的矿区面积

从现在开采的区域算,北东向与南西向倾斜长约公里,东西两向宽约40公里,面积约平方公里,在北纬25度~27度、东经96.5度~98度之间,近似一个倾斜的不规则的长橢形。

若以具有成矿条件的区域估计,沿大断裂往北,可以进入我国西藏的察隅地区,往南,可以到缅甸茵夺基湖以南地区,而东西两侧也发现有超基性岩存在,故成矿带有可能扩展到近2万平方公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yuzx.com/cyxmj/1255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