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藏的珞渝地区,“珞巴”,是藏族对居住在这一地区古老居民的习惯称呼,“珞”,在藏文里有“附近”、“智慧”、“南方”、“没有开化”等几种词的意思;“巴”,意为“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取“南方人”之意。
珞巴族的祖先是珞渝地区最早的开发者,早在新石器时代,他们就繁衍生息在这里。考古资料表明,珞巴族先民同藏族先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喜马拉雅山区的远古文明。
19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府把珞渝地区划归波密土王管辖。波密土王于年在地东村建立地东宗,委派宗本辖五“错”(“错”相当于区)、六寺。20世纪初,波密土王为进一步巩固对珞渝的统治,将地东宗的达岗错扩建为宗,即嘎朗央宗。并在此先后委派过八任宗本,西藏地方政府也经常派人到珞渝地区巡查。年,西藏地方政府和波密土王发生矛盾,撤消了嘎朗央宗,将辖地仍划归地东宗,恢复达岗错建置。又在达岗错及其以南地区,委派“错本”(相当于区长)和“学本”(相当于村长),每年前往收缴租税。当时,西藏地方政府为巩固边防,还派军队到达珞渝南境和印度阿萨姆交界的地方巡边。
年前后,英帝国主义以划定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借口,派兵溯雅鲁藏布江下游而上,侵入珞渝的戛高、许木地区,强令当地人民不再为西藏地方政府支差纳税。随后,英帝又派兵侵占了更巴拉以南、戛高以北地区,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停止对当地行使固有的管辖权力。
年,法国神父M噶拉克以“传教”为名,进入瓦弄、珞渝、察隅等地,搜集情报,激起珞巴族群众的强烈不满。年,噶拉克再次进入察隅杜曲地区,破坏当地风俗,严重伤害了当地珞巴族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利益,激怒了珞巴族人民,愤怒地处死了噶拉克。噶拉克之死使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恼羞成怒,英国殖民当局从萨地亚派出阿萨姆率领的长枪队,直奔察隅,血腥镇压珞巴族人民。珞巴族群众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许多珞巴人都英勇战死。
年,英国军官威廉姆森偷越国境,进入珞渝南部进行间谍活动,被珞巴族阿迪部落处死。珞巴族人民面对前来寻衅报复的英帝国主义“阿波尔”远征军,毫不畏惧,以长矛、大刀和毒箭等原始的武器抗击手持现代武器的入侵者。年前后,英帝国主义借口维护非法划定的“麦克马洪线”,派兵入侵珞渝地区。年,印度当局陆续占领了门隅以及珞渝、下察隅的大部分地区,中国西藏地方政府和珞巴族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抵制。
年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取得了独立,但独立后的印度政府,在对待我国珞瑜地区的态度上,还沿袭过去英国统治时期的殖民主义政策,不断侵占我国领土。年前后,印度几乎占领了所谓麦克马洪线以南的珞瑜地区,自此珞巴族人民又一次沦入印度的统治之下。面对印度的侵略,珞巴族人进行了多次坚决的抵抗,年,当印度派兵企图占领德根地区、梅楚卡地区时,邻村的牙莫头人与德根村民一起,与入侵者进行了抵抗。
年,在莫朗地区,广大的村民不堪印军的气压和侮辱,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年,在靠近邦迪拉的崩如地方,驻扎在珞巴族甲央达局家附近的印军欺压侮辱群众,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甲央达局组织村民进行机智的反抗。
年,马尼岗珞巴族人岗考曾作为该地区的代表去新德里请愿,要求印度政府准许珞巴人到西藏工布地区进行交换。印度当局惟恐激怒珞巴群众,作出了一些让步。年,印度人企图向阿朗、巴昔卡地区大量移民,开荒种地。这又激起当地珞巴人的反抗。马尼岗普洛木村的头人组织了多人的武装力量,前去支援,迫使印度政府让步。
新中国成立后,西藏经民主改革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珞巴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获得了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人身自由的权利,珞巴族人民还履行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